肖立业,男,1966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导师,历任电工研究所所长,现任储能技术研究部主任、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超导与新材料应用技术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规模储能与混合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超导与新材料在能源电力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电气工程组召集人,Global Energy Prize国际奖励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Cryogenic Engineering Committee委员、International Magnet Conference Organization Committee 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监事长、北京市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等,《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Cryogenic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作为项目负责人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群体项目资助,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荣誉奖章、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一等奖、IEEE超导理事会“持续重大贡献奖”等国内外重要奖励。
代表性成果:带领团队研制成世界首座高温超导变电站,并两院院士评为当年我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带领团队研制成世界首条投入工业园区试验运行的直流高温超导电缆(360米、10kA),以及高温超导限流-储能系统、直流高温超导限流器以及液化天然气温区的高温超导能源管道等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先后主持建成延庆八达岭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微网示范系统(直流)和张家口多能互补智慧能源示范系统(交流)。近年来,主要在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规划、大规模储能系统方面开展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创新思路,推动了一批工程示范项目的建设实施。
· 学习和工作简历
1985.09-1989.07 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学生
1989.09-1995.1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5.10-1997.08 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博士后
1997.08-1998.04 日本物质科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1998.08-至今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其中:
1999.12—至今 任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2003.04-2007.04 电工研究所副所长
2007.05-2017.08 电工研究所所长
2017.09—至今 储能技术研究部主任、超导与新材料应用技术实验室主任、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