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支部:海洋能发电党支部
作者简介:陈小强,男,在读博士研究生。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家风的养成和传承,从“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的古语,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之类的训诫,无不体现着古人对家风家训的重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风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党员干部的好家风也势必促成好的政治风气。每一个家庭的命运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名即将入党的发展对象,我也想谈谈我的家风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里刨食,不辞劳苦地养活了我们一大家子。父亲从来没有和我讲过大道理,也从来没有吼过我一句,但我心底里最敬重的人就是他,那个如山一样厚重且寡言的汉子。他用他的行动,他的经历默默地熏陶着我,让我真正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艰苦奋斗是父亲最基本的写照,或者称之为拼命更为合适。我的爷爷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十里八乡都远近闻名。父亲在还不到17岁的时候,就完全接手家里的活了,开始为养活一家人包括我那个不争气的爷爷而拼命。据我父亲说,在他十七岁那年,曾和他的大伯一块用板车步行拉着近两百斤的棉花去县城里卖。县城距家里有将近15公里的土路,那时的父亲还很瘦小,被板车挡住,完全看不到人的存在,旁人只看到一车的棉花自己在缓慢前行……。据父亲说,那次他们走了将近整整一夜,累了就只能站着休息一会(因为怕坐下板车车把就抬不起来了),又冷又饿,但他始终没有放下肩头拉车的绳绊。很难想象我的17岁在干什么?我的17岁又能干什么?但父亲在17岁就吃得了那样的苦,并一直在为这个家坚持着。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只要是收棉花的季节,父亲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家里种了七八亩地的棉花,父亲白天干完农活晚上就掰棉花。每次夜里醒来,我都会看见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边打瞌睡一边掰棉花,过不一会又会惊醒接着继续干活,直到天亮。2008年的一个秋天,父亲因下雨着急将地里的红薯运回家,结果路滑不慎出了车祸,残废了一条腿。为了一家生计,父亲在伤未好的时候就下地干活了,腿疼的实在受不了就会跪在地上,一点点地跪着向前掰玉米。,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凝结着父亲的痛苦和汗水,却铺就了家人通向美好明天的道路。。
时常听见有人说,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是我们的父辈们靠一代人吃了三代苦换回来的。看着我的父亲,我知道这句话是再正确不过的了。我的小家,全是靠着父亲努力干活才养活了一家7口人,从一穷二白的土坯房住到了砖瓦房!也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我父亲一样的中国人,一代人勒紧裤腰带,无数艰辛与血汗,我们的大家——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所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弘扬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家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父亲与他的牛棚 拍摄于新乡辉县 2020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