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支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党支部
作者简介:冯一璟,女,201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方向为电磁无损检测及故障诊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作为中科院的一名科研人员,我也想谈谈我的家风故事。我的父亲也是一名科研人员,一直以来我都被浓厚的“科研家风”包围,父亲用他的科研习惯、科研态度、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一、科学态度,人文精神
父亲一直致力于油气装备和钻完井工具的设计、诊断与动态仿真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特别注重研究细节。针对石油管杆柱在井下工作空间狭小、环境恶劣、管柱和井下工具的运动状态复杂等特点,在制定研究方案时,他对每个环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有预判。父亲教导我,做科研不打无准备之仗。前瞻性与回顾性研究不同,后者如果出现遗漏,虽然耗时耗力,仍旧可以从资料中找到信息予以补充,但前者一旦出现设计上的缺陷,往往事后是无法挽救的。这就是为什么决定开展研究之前,不建议贸然行动,而是要先用心去想,用笔去记,尽可能地将试验的顺序、所有环节中不同参与者需要做的事情弄清楚,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事先做预案,经常性地反复考虑还有什么没想到的事情。过于“拔高”导致现实中无法施行的方案无异于空中楼阁。
二、尊重科学,全身投入
父亲经常教育我做研究,除了技术与资金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态度”。科研需要严密的协调、反复的审查和科学的论证,其中的核心是尊重科学,对研究的全身心投入与沉稳的“心境”。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做不好学问。何况研发的装置设备成果应用于现场,错误的设计制造会对他人的工作造成困扰也可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埋下隐患。父亲在每一项研究中,都力求减少偏倚。每次会议都要对各个细节反复讨论,每到一定阶段时都会总结数据、决定下一步研究走向。
父亲曾对我说,一项高质量的研究从准备到启动、完成、总结与数据统计往往会耗时很久。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有着潜下心去做的耐心,肯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精雕细琢,才能在每个研究的最后阶段,井喷般地将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顶级杂志上,并带动相关研究在不同学科的发展。
三、因势利导,诲人不倦
父亲提倡“快乐科研”,而不是竭泽而渔式的工作堆砌。尽管整天与抽象的公式、枯燥的数据为伴,但父亲始终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他常说:“科研就像朋友,有它们陪伴,疲惫就是点缀。”在父亲看来,科研工作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只有懂得享受生活,合理调节身心,才能为科研攻关积蓄力量。闲暇之余,父亲会带着我展开长途骑行。他鼓励我,“骑行登顶好比攀登科研高峰。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就要一直在路上、永远有激情、始终想冲锋”。从事科研工作注定不可避免地遭遇失败,工作中,我跟父亲定期沟通,倾诉遇到的困难,所以父亲也特别重视培养我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我,帮助我分析实验设计和具体操作中的得与失,他经常说:“科研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科研素质, 它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精神、科研方法等,其中科研精神是最重要的,要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种种教诲,使我在反复的失败和成功中磨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父亲的“科研家风”在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对科学有着原始的冲动和兴趣,有着深沉的热爱和专注。不世故,为科研分秒必争;不逐利,维持内心对科学的纯粹追逐。
家风激励并引领着我的科研行为,升华了我的科研意识,培育了我的科研习惯,凝聚了我对科研价值的追求。
我的父亲 拍摄于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