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身边的榜样
院“先进工作者”——王秋良同志
发布时间:2011-06-29 07:08文章来源: 

 王秋良研究员,中共党员,2009年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王秋良研究员长期从事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研究,重点涉及复杂电磁结构的极高磁场超导磁体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解决了在特种科学仪器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建立了复杂电磁结构特殊冷却方式超导磁体的理论体系,获得了实际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系统地构建了极低温复杂迫流冷却大规模磁体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并被用于国际大科学工程磁体设计与系统运行。提出了无液氦复杂电磁结构磁体逆问题的解算方法和系统工程设计原理,发明了强磁聚焦与电子回旋复杂电磁结构磁体系统、开放及超短腔核磁。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复杂磁场分布的高热容与热导无液氦超导磁体技术研究,发明了相关磁体工艺与热管技术,减少系统冷却时间6h及抗>3-5g的低温系统。 

 首次研制成功无液氦闭环运行抗电磁干扰磁体、空间、超大分离间隙、物质结构分析与介入医学等的磁体系统。发明了多种电磁与低温结构磁体系统并用于运动和超重力环境。首次实现微振动零挥发低温系统用于高敏感信号检测磁体系统;研制出世界首例高精度非完整球超导转子用于导航器件。系统地建立了从超导线材的极细丝到磁体宏观结构的极高磁场磁体的电机械效应有限元弹塑性数学模型,发展的软件用于高磁场科学仪器磁体系统研制,具有快速收敛高精度预测900-1000MHz磁体应力失效行为。 

 发展了绝热稳定化磁体稳定性与多线圈耦合理论,理论分析得到高热容材料保护的HTS磁体稳定运行判据是由失超和恢复特性及与复合材料物理参量的关系依赖于动态热平衡决定的总体损耗和冷却冷源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决定其稳定运行的温度平衡点。基于磁化电流的移动边界方法处理HTS磁体动态稳定过程。该技术发展成功以GM制冷机、热开关控制和固氮共同作用研制的HTS磁体可以脱机运行达到40h,是目前国际上实现最长脱机运行的磁体系统。基于发展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工艺,实现了复杂磁场分布特殊冷却方式的高场磁体实际工程应用,包括:车载等运动系统,已研制成多台高磁场超导磁体提供用户使用。整体技术已经在科学仪器、晶体生长、工业、聚变装置、核磁成像和其他特殊电工装备中得到了应用。 

 研制成功世界首台具有连续可调多均匀区磁体,2008年已将毫米波的功率提高到270 kW。系统的主要性能经过中国计量科学院测试,用户检测以及同行专家技术鉴定表明在技术上具有创新和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项技术已经提供给国内、外的多家公司、科研机构和大学,并为研制成功多台实用化的科学仪器。研制成功可适应苛刻环境的强磁聚焦与回旋装置用于特种电工装备。 

 其成果转化到工业部门,并用于国际大科学装置,对于国际磁体技术有重要的影响。已在国内外形成了高端用户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是中国唯一 可以提供并在实际工程中获得了应用的无液氦高磁场超导磁体的科研院所。系统技术出口到包括SIEMENGEGSI中心,韩国KBSIAMS重大国际合作及低温磁体公司、意大利费楼甲大学等,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证实了技术的创新性、可靠性,并具备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王秋良研究员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包括国家级以及省部的科学技术奖励6项。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IEEE Members会员,美国MIT物理系客座教授、ICE/TC90工作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和咨询专家。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低温物理学报》理事。担任21国际磁体技术会议,亚洲应用超导会议和第13届国际百万高斯强磁场会议等科技程序委员会成员,是多种国际(包括,IEEE Trans. on Appl. Supercond.等)、国内杂志的审稿人和编委。国际知名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233篇,其中SCI收录有92篇,EI收录有123CSCD收录62篇。国家发明专利 78项,授权专利35项。论文他引354。国际会议和国内外组织邀请报告28次。有专著一部《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编著《传导问题的有限元分析》科学出版社2010,以及参加《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超导部,《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第八卷部分章节的编写。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973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财政部重大专项、重大国际合作以及横向等项目,兼任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一级课题负责人。迄今为止,培养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近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