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刘俊标
- 性别: 男
- 职称: 研究员
- 职务: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电话: 82547184
- 传真:
- 电子邮件: liujb@mail.iee.ac.cn
- 所属部门:
- 通讯地址:
2018年1月-现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员
200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5年1月-2005年12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2年4月-2004年3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博士后
2001年12月博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1998年硕士毕业于福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
1995年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 机械工程系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
简 历: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委会-委员
社会任职:
主要从事电子光学、微焦斑射线源、电子束及应用、超声电机、精密定位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课题-高功率密度微焦点射线源(2017YFF0107202)(2017.7-2021.6)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压电惯性冲击机构并行驱动大扭矩球形电机的研制(50607018)(2007.1-2009.12)
主持完成科技支撑项目课题:新型盲文打印系统(2008BAH26B05),2008.1-2010.12
主持完成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仪器项目-基于SEM的彩色Nano-CT系统研制(YZ201410)(2015-2017)
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02”专项)( 2018ZX02201005),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2011YQ0311204),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团队(电子束X射线共性关键技术GJJSTD20170004、电子束微纳加工共性关键技术GJJSTD20170005; 国家自然基金-单定子三自由度超声电机( 02113163.5); 中科院重大项目-纳米级电子束曝光系统实用化”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刘俊标,黄卫清,赵淳生.圆柱—球体三自由度超声电机运动机理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04):609-611.
2.刘俊标,黄卫清,赵淳生.一种新型的二自由度直线型超声电机[J].压电与声光,2001(05):346-348+358.
3.刘俊标,顾文琪,薛虹 著. 微纳加工中的精密工件台技术.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刘俊标,方光荣,靳鹏云, 薛虹,张福安,顾文琪.基于SEM 纳米级电子束曝光机的快速束闸设计[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165):10-13.
5.刘俊标,殷伯华,文良栋,方光荣,韩立. 压电直线电机驱动的精密工件台研制及应用[J]. 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vol.33(S2):52-54.
6.陈奕钪,刘俊标,李博,郭少鹏,霍荣岭.机械式点阵触觉显示系统[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9):2625-2628.
7.马玉田,刘俊标*,霍荣岭,韩立,牛耕. 基于磁控溅射法显微CT W-Al 透射靶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金属学报,51(11):1416-1424.DOI: 10.11900/0412.1961.2015.00147.
8.宋健,牛耕,刘俊标*,马玉田,韩立. 基于纳米针尖反射靶的X射线显微系统[J]. 电镜显微学报,2016,35(4):293-297.
9.LIU J, MA Y, ZHAO W, et al. X-ray microscopy using reflection targets based on SEM with tungsten filament[J]. Spie Proceedings, 2016, 9685(9685):96850I.
10.W. P. Li*, P. F. Wang, J. B. Liu*, W. X. Zhao, and L. Han. Practical design of the electron gun for a microfocus x-ray source[J]. J.Vac. Sci. Technol. B 2017,35(6): 061604.
11. Niu Genga,Liu Junbiao*, Ma Yutiana, Han Lia,b, Zhao Weixia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new tungsten-diamond transmission target for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Spie Proceedings, 2018,10840: 108400X-1.
12.王丽娟, 刘俊标*, 赵伟霞, 李文萍,韩立. 高功率密度微焦斑X射线源聚焦系统的设计[J].电子显微学报,2019,38(2):112-117.
代表论著:
专利申请:
201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3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2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