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电工研究所科学节活动成功举办。15名科研人员带领70余名学生及家长,走进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光热科普基地,深入探索电气工程领域太阳能与能源的奥秘。
活动在科普讲座中拉开帷幕。电工所副研究员宫博深入浅出讲解了身边的可再生能源及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利用的相关知识,通过互动,引导孩子们了解科学方法、建立科学思维。
随后的手工课堂结合科学教育相关要求展开。在讲解老师与志愿者指导下,学生们动手制作太阳能月球车,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简单的材料包分发到手中,一场头脑风暴悄然开始,孩子们小心翼翼组装车轮、连接电路、固定小太阳能板。最令人惊喜的是一位小小“工程师”,基础构造完成后,为小车增添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这个大胆改进既可以让小车跑得更快,又主动探索了新的能量获取方式。这一刻,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完美结合,科学的种子就在这样的实践中深深扎根。
下午,孩子们实地探访了科普基地的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并进入风洞实验室体验。在电工研究所李钧等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漫步在巨大的定日镜矩阵中,镜面像忠实的“逐日者”,将阳光汇聚成能量焦点,壮观景象让孩子们阵阵惊叹。走进风洞实验室,孩子们亲身感受风的力量,也理解了空气动力学在能源领域的神奇应用。
活动最后,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把一天的所见、所感、所梦画在纸上。一座座未来发电站、一辆辆高效太阳能车,勾勒出他们心中清洁美好的未来世界。
此次科学节活动,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融合,让公众对太阳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合影
